随着《中国制造2025》出台,国家从政策、舆论、资金扶持等各个层面推动制造企业进行转型升级,而与之相关的各类新概念被持续热炒,各地各组织以此为主题的各种会议、论坛十分密集,变化让人兴奋,也让不少制造型企业感到焦虑、慌乱、迷失。
我们在与很多制造行业的企业家交流时,他们表示最为困惑两个问题:一是找不到方向,面对互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等各种概念和各类解读,感觉是盲人摸象,很难确定清晰的方向和思路;二是能力跟不上,即使确定转型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但企业各个环节的能力不足问题凸显,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敢盲目投资和改变。
企业的运作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管理者所遇到的问题通常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动态变化的,尤其是在由一系列复杂系统构成的动态情境中。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来应对处理问题。
面临智能制造大潮,企业家主要从两个角度考虑问题:
一、需求驱动发展
面临客户(客户的客户)的需求,企业自身需要做出哪些改变以适应市场发展(例如消费文化和行为的变化--》倒逼产品形态的重构、渠道的扁平化、下单方式变化--》生产方式变化、组织架构变化);企业运营过程中,哪些核心环节或者瓶颈亟需解决;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瓶颈是什么?
二、技术驱动发展
研究新的产品和工具,针对智能制造,通过采用包括CPS(信息物理系统)、自动化解决方案、信息化解决方案、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和工具,引领制造业产品的智能化和网络化,推动生产和管理流程智能化、研发设计的网络化协同发展、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行业(客户)需求与技术发展两者的融合,只有两者互相促进,才能真正利用新的技术工具实现企业运营的提升。而作为企业家,更多地要考虑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让技术工具为企业发展目标服务。比如很多制造企业考虑的采用自动化设备或者机器人来代替人工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如果“机器换人”的目的是完成人工很难完成的作业,如恶劣或者危险环境下的作业、精度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作业等,那么有必要进行投资。
2、如果“机器换人”的目的是为了应对未来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就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能力,如果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资金实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比较好,可以提前布局;如果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不稳定、企业利润不高,那么此时如果大面积投资智能设备或者机器人,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出现“过早优化陷阱”。
3、如果“机器换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瓶颈的效率,那么可以按需部署;如果是为了提高非生产瓶颈的效率,那么投资就没有意义。而生产瓶颈也会随着市场和客户需求、自身能力建设而产生转移,所以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持续监控,不断定位和优化;盲目地加强单一环节,即使它曾经是最薄弱环节,也会造成浪费,出现“局部优化陷阱”。
根据我们的研究和观察,很多制造企业的运营提升实践中,最容易出现的行为就是“过早优化”和“局部优化”,导致企业的投资没有实现预期目的,甚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制造业的企业家们在市场驱动、资源倒逼与技术变革的挑战和机遇面前,需要系统思考发展之路和实施路径,努力达到价值回归与重塑的经营目标。